貴州大學在職研究生信息的全面了解
一般來講,考上了就有獎學金。只是有些院校會根據分數的高低進行劃分,有的學校會一刀切。
獎金如何劃分?
具體做法是把獎學金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獎學金金融1.5萬/年,一個班一般只有一個名額。B類獎學金1.3萬/年,班級中大部分同學都能得到。C類獎學金0.3萬/年,有三四位同學會拿到這種。獎學金的發放方式是扣除每年一萬元學費之后,把剩下的錢在每月固定日期會發放到個人賬戶,一共分10個月分發。拿到C類的同學當然先要自己拿出一萬繳清學費。
還要注意一點,各類獎學金具體名額數是按照學校規定的比例計算得出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以上所說,僅是筆者母校前幾年的政策。其他高校的政策肯定有些變化,例如不同等級獎學金之間的差距不會達到上述一萬元這么大。另外,今年國家又出臺新政策,獎學金額度全面提高。同時,學校也設置了不少的獎學金。總的看來,讀研期間錢不是問題。
獎學金按照什么規則決定?
那么,接下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獎學金按照什么原則決定?誰拿得多,誰拿得少?當然是按照考研最終的成績,也就是初試+復試的總分決定的。筆者母校之前的制度是排名第一就拿A類獎學金。然后依次類推,分別拿B類和C類獎學金。一般情況下,成績排名最后的幾名同學只能是C類。開學之后,每個月分別可以拿到500、300和300元的獎學金。
當然,也有很多高校為了招攬優質生源,也推出了各種金額很高的"新生獎學金"。起評判標準與初試成績、本科成績和綜合素質等有密切關系。
推免生是不是穩拿一等獎學金?
有同學可能還有疑問。既然每個人都能獲得獎學金,那么沒有參加初試的推免生會獲得那種獎學金?是不是還會獲得一等獎學金?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這對千辛萬苦考進來的統考生確實很不公平。有的學校的政策是,推免生只能獲得B類金學金。A類獎學金都是留給統考生第一名。所以,錢多錢少,是由成績說了算。
獎學金會不會變?
考研復試總成績決定了最初的獎學金數額,但這并不意味著三年讀研期間一直固定不變。在第二學年第一學期末或第二學期初,學校要統一進行中期考核。主要是考核學生的學業表現是否合格等。在這個過程中,會重新評定獎學金。評定標準有哪些?一般是學習成績、參與課題、發表文章數和各種獎勵等。
- 上一篇: 貴州大學在職研究生有用嗎?
- 下一篇: 如何提高貴州大學在職研究生申碩通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