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行政管理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相關政策解讀
對于每一位考研的學生來說如果分數線歷經千辛萬苦終于越過了國家線但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第一志愿失之交臂。那么如果你能善于利用調劑,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轉失敗的命運,那該如何好好把握呢?
進入研究生階段后與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已成年。所有事情應該學會自己選擇,自己負責。因此一定要有主觀能動性,主動出擊,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實力,這就會成為你調劑是否成功的關鍵。
有許多學校其實是要調劑的,但并不公布,這就需要你主動出擊。你可以禮貌的給自己心有所屬的學校打電話,不要管這些學校有沒有在網上公布調劑信息,這時候要大膽一些,不要害羞。只要對方沒有直接拒絕,反而問問你的分數情況什么的,最重要的是口氣很軟,那么一般說來就意味著希望之燈常明。
因此你需要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主動介紹自己的情況,當然是說明自己的優勢。即使是對方說了希望不大之類可能性較小的話,你也應該保持良好心態,打聽出來地址,并主動將相關材料郵遞過去。
在不少調劑考生看來,學校并不歡迎調劑生,畢竟某種意義上,調劑都是失敗者,誰有喜歡與失敗者共舞呢?而且需要調劑生的名校大多實力一般,否則為什么需要調劑呢?再加上看到個別院校對于接受調劑生設置了非常嚴苛的標準,如要求調劑考生本科至少是“985”或者“211”院校之類的刁難條件,想當然的認為通過調劑來進入一些實力較強的院校簡直是天方夜譚。
真實情況是,很多院校傾心于調劑考生。數據告訴我們,在2012年,知名的985院校中就有26所需要校外調劑,陜西一省更是有44所高校需要調劑,可以說調劑范圍的廣泛程度是非常大的。
雖然部分重點院校對考生是否來自“211”或“985”院校都有一定要求,但更多的高校則沒有此限制。比如許多地處西部或中部的985或者211高校,明明科研經費充足、科研水平很高,只是由于學校所處位置,導致自身吸引力完全得不到該有的尊重。
其實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任何院校每年都有可能找不到足額的考生。而這時,調劑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一根絕妙的救命稻草。
- 上一篇: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在職博士報考政策分析
- 下一篇: 中國政法大學在職博士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