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有MBA嗎?
“凡事先挑毛病”!這是在職研究生在課程研修班期間的典型心態,見到一件事情不是先想有哪些好的東西值得借鑒學習,而是本能的要反對、要挑毛病,還美其名曰“獨立思考”。
1943年,時任蔣介石高級幕僚的徐復觀,有意拜近代三大儒學大師之一的熊十力為師。
徐復觀向熊十力請教自己該讀什么書,熊十力推薦了王夫之的《讀通鑒論》。徐復觀說這本書早已讀過了。熊十力面露不悅,說你應該再讀。
不久,徐復觀再來見熊十力,報告自己讀完了《讀通鑒論》,然后談了許多對王夫之的批評意見。
熊十力破口大罵:
“你這個東西,怎么會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么益處?譬如《讀通鑒論》,某一段該是多么有意義,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記得嗎?你懂得嗎?你這樣讀書,真太沒有出息!”
徐復觀后來回憶道,這真的是起死回生的一罵,自己多年來恰恰就是因為這種自以為是的小聰明,看到任何人的觀點、思想,都習慣性的先挑毛病,以致于長進不大。
現在有太多在職研究生,看到什么東西、言論就本能性的變成一只刺猬,非要扎扎人才肯罷休。如果挑不出毛病,他就渾身難受,想盡辦法也要挑一點毛病出來。
這樣的在職研究生在課程研修班期間看到的永遠都是最黑暗的一面,讀多少書、認識多少人、見過多少世面也很難有大的長進。
- 上一篇: 報考中國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怎樣平衡工作和學習的關系?
- 下一篇: 中國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專業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