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院
廣州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及其前身單位是中國南方地區最早開辦護理教育的單位,迄今已有118年辦學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我校于2002年開辦本科護理教育,2007年開辦碩士研究生護理教育,2011年獲護理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12年掛靠臨床醫學專業啟動博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獲護理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構建了護理學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全日制及成人繼續教育兩種類型的綜合性護理教育體系,已培養各層次畢業生3萬多人。畢業生傳承母校百年優秀文化,以守護健康為己任,以德技雙馨的口碑,追求卓越的態度,優異的工作業績,為母校贏得社會贊譽。
護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歷、學緣、職稱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兼職教師團隊。專任教師全部具有碩士學位,其中博士學位者占65%,高級職稱占76%;來自附屬醫院的臨床護理專家200多人參與理論及實踐教學。學院現有廣州市優秀教師 4 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 1 人,碩導25人,博導5人,省級和國家級護理專業學會主委及副主委多人;聘請了國際知名護理學者13人為客座教授、2人為特聘教授。
我校護理學科依托護理學院、7所附屬醫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校院密切合作,推動本學科實現跨越式發展,形成了四個較為成熟而穩定的學科方向,包括心理與精神護理、慢性疾病及社區護理、護理教育與護理人文、婦產科及母嬰護理。護理學科先后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廣州市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好成績。專兼職教師科研能力較強,近5年承擔各級科研項目 139 項,其中國家級和省部級 11 項 、市廳級 55 項;發表科研論文 354 篇 ,其中 SCI 收錄論文 42 篇、北大中文核心及 CSCD 收錄論文 98 篇;共獲科研獎勵 177 項,其中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 1 項、廣東省護理科技獎 4 項;獲國家專利 51 項,其中發明專利 2 項,實用新型專利49 項。
學院深化專業內涵建設,護理學專業先后被評為廣州市首批高校名牌專業、廣東省特色專業、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點,獲批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東省優秀教學團隊。本專業擁有各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門,其中省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還擁有大規模、穩定的臨床及社區實踐教學基地,包括三級甲等綜合醫院7所、專科醫院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
護理學專業構建了與國際接軌的應用型本科護理人才培養模式,開展中外聯合辦學,造就大批德技雙馨的護理人才。自2006 年以來,開辦護理學雙語班,課程設置采用生命周期模式,實施小班啟發式、中英文雙語教學;開設了全英創新課程《Innovation and Creative Thinking》,在國內率先引入以挑戰為本的學習方法,學生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擁有一支優秀的雙語教學團隊,多名國際知名學者長期參與全英教學。雙語班學生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位居全校各專業前茅。本專業獲省市級和校級教學成果獎10項。
學院持續推進護理教育與國際接軌,先后與國(境)外9所高校簽訂了合作交流協議,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校開展合作辦學項目;學院積極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先后與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澳門鏡湖護理學院、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澳門理工學院等高校和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人才培養、師資培訓、學術交流等領域的合作。目前,我校護理學專業與澳門鏡湖護理學院開展“2+2聯合辦學項目”,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國內外培養卓越護理人才,滿足健康中國建設的需求。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以生為本,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歷屆畢業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及就業率為99%以上。學生在各項比賽中屢獲佳績,曾獲廣東省首屆急救技能大賽團體第二名,衛生部天堰杯全國護士(英語)技能競賽單元第一名、團體二等獎;獲第七屆省挑戰杯競賽金獎;近5年,學生獲國家級等科技創新項目43項、優秀科技活動表彰23人次,發表論文26篇(含SCI收錄論文1篇)。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先后獲廣東省“福彩公益”護理優秀志愿隊、“廣東省五四紅旗團總支”、“全國大中專生暑假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等榮譽稱號。畢業生讀研升學率逐年上升,他們主要在珠江三角地區及國內大城市三甲醫院任護士,100余名畢業生在港澳及國外擔任注冊護士或讀研深造,多人擔任國內外護理院校教師、護士長,他們以優異業績及巨大的發展潛能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迄今為止本,本專業已造就2032名人文素質優、崗位勝任力強、富有創新精神及國際執業潛能的高級護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