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商學院
組織歷史沿革及辦學指導思想
醫藥商學院源于廣東藥學院2003年6月成立的管理系,2005年4月更名為醫藥商學院。2010年7月遷址至中山市五桂山風景區。醫藥商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依托廣東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醫藥產業發展,圍繞“大健康、大藥學”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產業發展,為廣東及華南地區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醫藥經濟管理類專門人才。
學院概況及辦學條件
學院精心打造自己的特色學科和特色專業,已經形成了具有鮮明醫藥特色的經濟及管理學科群,擁有2個碩士點(醫藥經濟學和社會管理藥學)和9個本科專業(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社會工作、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和經濟學),涵蓋了經濟、管理、商貿、流通等多個領域,在學校的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校生規模3000多人,教師79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占38%,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44%,大部分教師具有企業工作背景,社會實踐經驗豐富。設置了市場營銷系等9個專業系和1個實驗中心,創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孵化基地、醫藥管理綜合實驗室、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實驗室(含ERP)、情景模擬實訓室、人才測評實訓中心、電子商務創業實踐中心、模擬法庭、創業教育實訓中心等實踐教學平臺。
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
近年學院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30項、廳局級項目25項,橫向課題15項。發表論文總數300余篇,其中在SCI和國家核心期刊等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近百篇,多篇已被EI、ISTP 或 ISSHP收錄。各類教改課題30多項,發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40多篇,主、參編教材近70部,建成校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優質課程7門,獲得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
學院是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藥物經濟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員單位以及廣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會員單位。中國衛生管理教育學會、中國衛生法學會、中國藥學會、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廣東專業統工程學會、廣東省勞動學會、廣東省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會、廣東省藥物價格委員會等省級學術組織均有我院老師任職。
人才培養與國際合作
為區域社會發展與經濟服務是高校的功能之一,優質人才的有效供給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為此,學院堅持“厚基礎、寬口徑、精專業、高素質、強能力、復合型”的人才培養思路,建立高質量的實踐基地或實習基地50多個。如保險專業“3+1”教學實踐基地十余個、牛仔服裝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GMP研究所、中山市社會工作人才培養基地等。積極與兄弟院校、醫藥企業以及政府機關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建設成為立足華南、輻射全國、特色鮮明的醫藥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了外國留學生班,與英國北安普頓大學、格林姆斯比大學聯合開辦了市場營銷專業的“3+1”、“3+1+1”、“4+1”等辦學模式,實現了學生可以走出去、國際友人也可以走進來的局面,對學院開展國際學術與文化交流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