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院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閩侯上街國賓大道363號地鐵2號線上街站,自2013年開業以來,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理念,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服務水平。目前已建立健全43個臨床與醫技科室,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雄厚的技術力量、鮮明的中醫藥特色以及強大的綜合保障能力,是目前閩侯地區唯一一所集預防、醫療、康復和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省屬公立三級中醫綜合性醫院,為提升地區醫療保障水平和健康福建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前身為福建中醫學院中藥系,辦學歷史可追溯到學校創辦之初。1958年我校建校之初就成立了本草學教研組,1984年成立中藥系籌備組,1985年1月招收中藥??七M修班,成為我校藥學辦學的開端。1985年秋季招收第一屆中藥學??粕?,1992年開始招收中藥學本科生,是福建省創辦最早的藥學類專業的本科院校。2000年更名為藥學系并招收第一屆藥學專業本科生,2002年開始招收中藥學碩士研究生。2010年隨著福建中醫學院更名為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系亦更名為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目前,藥學院有中藥學、藥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市場營銷、食品科學與工程等6個本科專業;藥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含學術型和專業型),藥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社會發展與藥事管理學等二級學科;中藥化學、方劑學、臨床中藥學、中藥分析四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藥學、藥學、方劑學三個省級重點學科;形成了多學科、多層次、多規格藥學類教育的辦學格局。
為了培養高質量全方位人才,我院與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聯合創辦制藥工程專業;與臺灣嘉南藥理大學聯合培養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學院擁有中藥標本館和藥用植物園(時珍園)等校內實踐培訓基地;30家實習單位,每年提供300多個本科生實習崗位。
學院下設10個教研室、1個教學實驗中心、1個生物醫藥中心,現有教職工114人(包括岐黃儲備人才),其中正高職稱32人(含校內正高11人),副高職稱36人(含校內副高15人),博士學位55人,青年教師多數具有博士學位。有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訪問學者1人、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訪問學者1人、美國克利夫蘭腫瘤研究所訪問學者1人、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人類病毒研究所訪問學者1人、美國羅馬琳達大學醫學院再生醫學部訪問學者1人、美國普渡大學訪問學者2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訪問學者2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1人、美國佐治亞大學藥學院訪問學者1人、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訪問學者1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1人、香港大學訪問學者1人,臺灣訪學10余人;閩江學者3人,福建省第三批特殊支持“雙百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名,福建省“百人計劃”1人,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4人,福建省優秀教師2人。
學院擁有19個科研服務平臺,其中國家級1個,省部級7個、地廳級10個、學校自建1個;1個省級中藥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實驗樓總面積14106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價值達5935多萬元。憑借完善的實驗條件和藥學院人的辛勤耕耘,學院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績。近三年學院教職工共承擔課題126項,經費總額達1548萬元,其中國家級18項,省部級47項;取得科研成果14項;發表論文367篇,其中SCI 64篇,核心期刊124篇;申請專利69項。
藥學院人秉承厚德、博學、繼承、創新的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堅持以中醫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各專業建設突顯特色,集醫學、工學和管理學為一體并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培養了一批批藥學研究開發與應用的高級人才,為服務海絲核心區和福建自貿區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