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文理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創辦的北京大學分校和中國人民大學二分校,1985年北京聯合大學成立后兩所分校分別成為北京聯合大學下屬的文理學院和文法學院,并于1994年合并為應用文理學院,是北京聯合大學下屬的以培養本科生為主,同時逐步擴大碩士研究生規模,致力于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學院。學院以文、史、法、理為主體學科,現有考古學、中國史、地理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律碩士、文物與博物館、新聞與傳播、圖書情報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文化遺產區域保護規劃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本科專業招生。目前,在校本科生近2000人,碩士研究生167人。學院與中科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合作,建有院士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學院堅持“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人才培養特色,以“崇尚學術、關懷人文、立德樹人、培育英才”為使命,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持續提高。2019年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檔案學專業獲批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育人團隊獲批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學院設有應用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為市級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設有文化遺產傳承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院擁有首都博物館、北京市檔案館2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以及故宮博物院、法制晚報社、豐臺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國土資源勘測規劃中心、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檔案館等一大批校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雄厚。擁有包括北京市長城學者、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北京市“高創”名師、北京市高層次人才等知名學者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圍繞北京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與傳播凝練學科專業方向,加強文科綜合和文理交叉,集成融合,其中“北京學”被列入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報告》獲北京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十四五’ 時期提高首都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的思路與措施研究”課題為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前期研究“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重大課題。近五年來,學院高水平科研項目數量和科研成果水平穩步提高,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4項、省部級項目52項,還承擔北京市教委、市科委、市社科聯、市級和區級政府部門、各學術團體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300余項。
學院現有北京學研究基地(市級)與北京學研究所、三山五園研究院(與海淀區委宣傳部合作)、文化遺產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所、考古研究院、人居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首都法制研究中心、檔案事務研究所、奧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廣告研究所、網絡素養教育研究中心(與千龍網合作)、首都城市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等市、校級研究機構,各機構所開展的學術活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