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是以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工業工程、紡織工程等學科為依托,培養高層次人才及科學研究的基地。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19年的甘肅省立工藝學校機械科;1958年正式成立甘肅工業大學機械系;1991年,成立機械設計及制造工程系和機械電子工程系;1996年學校系部調整,機械設計及制造工程系、機械電子工程系和裂紋技術研究所合并成立機電工程系;2000年在機電工程系基礎上成立機電工程學院。建院以來,學院秉承“弘毅貴德、和合創新”的院訓,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學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全日制在讀學生3300余人,其中各類博、碩士研究生500余人,本科生2800余人。學院歷屆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畢業生就業率多年穩定在95%以上。
學院現有教職工150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3人,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1%;有博士學位教師36人,約占24%;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4%以上。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生導師人1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中國機械工業科技專家1人,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1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3人,入選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工程”3人,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4人;甘肅省領軍人才3人,甘肅省飛天學者講座教授1人,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教授1人,甘肅省青年飛天學者1人。除專任教師外,還聘請了一位工程院院士和十余位知名大學和企業的學者、專家擔任兼職教授。
學院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紡織工程”、“工業工程”三個本科專業。設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等碩士點,“機械工程”、“工業工程”工程碩士點,“工業工程”、“紡織工程”專業碩士點。在“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授予權,擁有博士后流動站。
學院實驗中心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資產約4200萬元,設有“工程基礎訓練教學平臺”、“機械基礎實驗教學平臺”、“先進制造技術綜合實驗平臺”、“工業工程標準實驗室”、“紡織工程標準實驗室”、“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基地”等模塊化、層次化的實驗教學平臺,建有“機械創新設計”、“機器人創新設計”兩個校級科技創新基地。
學院學生工作以學風建設為中心,以學生黨建工作為抓手,用黨建工作帶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團學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實施“專業導師-班主任-輔導員”三個層次互補的學生管理體制。重視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兩支隊伍建設,突出校園科技文化活動,學生分團委多次被共青團甘肅省委授予“甘肅省五四紅旗團委”,被團中央組織部列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