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是我國西北地區的水利水電教育、科研中心之一。學院歷經變遷,七易校名,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37年的西北工學院,先后經歷了西安動力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工業大學、西北農學院、陜西機械學院,即現在的西安理工大學,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辦學歷史。
學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為一級博士學科,農業工程為二級博士學科;電氣工程為一級碩士學科。其中,水利工程為一級國家重點學科,覆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5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學院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動站、8個二級博士學位授予點和1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在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和電氣工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批水利工程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并成為全國64個試點高校之一。
學院現有雙聘院士2人,教職工134人,其中教授43人(博士生導師33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32人,國家優秀教師、陜西省教學名師與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5人。
學院設有水利水電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風能與動力工程、給水排水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力)、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環境工程、農業水利工程8個本科專業,并同時招收海軍國防生。其中,水利水電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3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水利水電工程獲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本、碩、博);水力學、水利水電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3個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水力學》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有陜西省水利水電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并具有國家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資質。學院已為國家培養出2萬余名高等專業技術人才,目前在校學生近3000人,其中,博、碩士研究生800余人。
學院有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有西北水資源與環境生態、水資源與環境工程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陜西省水力機械及其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設9個教學、科研系所,有水利水電土木建筑研究設計院和《電網和清潔能源》編輯部。
學院長期立足西北、面向全國開展水利水電科學研究,特別在旱區治理與資源開發利用、黃河上中游大中型骨干工程建設中關鍵技術問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5年,學院承擔科研項目900余項,其中國家“973”、“863”項目8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4項(重大、重點項目4項)。其中,“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和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在我校實現了零的突破;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60余項,獲國家專利授權50余項;發表論文4061多篇,其中三大檢索886余篇;出版科技著作(專著、編著、教材)81多部。
學院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與英國、日本、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等國的高校或科研機構簽署了合作交流協定或開展學術交流,互派學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張光斗科技教育基金、潘家錚水電科技基金、陜西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陜西省水利學會、陜西金源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山脈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銀河電子通訊有限責任公司、沈晉教授、美籍華人章梓雄教授等社會團體及著名學者在學院設立各類獎學金11項。從2010年開始,學院選派留學生與英國胡弗漢頓(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開展 2+2聯合培養,學生畢業后可獲得中英兩國互認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