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
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是教育部直屬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陜西師范大學的重點專業學院,是一所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的綜合性學院。
學院前身是起源于1944年陜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史地科,歷經西大師范學院史地系、西安師范學院史地系、西安師范學院地理系、陜西師范大學地理系(旅游系)、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等歷史變遷,于2017年6月更名為陜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我國著名地理學家黃國璋教授、聶樹人教授、劉胤漢教授等曾先后在本院任教。
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124人,其中專任教師103人,教授30人,博士生導師27人,副教授39人,專任教師博士率達到93%,形成了一支高學歷、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中國工程院孫九林院士、中國科學院傅伯杰院士為雙聘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風沙物理學專家董治寶研究員受聘為我校首位教育部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水資源專家馮起研究員,交通地理專家曹小曙教授,大氣環境研究專家段克勤教授,風沙地貌研究專家呂萍教授,全球變化研究專家劉曉宏教授受聘為我校特聘教授;旅游經濟學專家張輝教授受聘為我校陜西省“三秦學者”特聘教授。
經過70多年的發展,學院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現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區域環境學、自然災害學和國土資源學)、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旅游管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地理學、生態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及環境科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第四紀地質學、學科教學論等相關專業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環境工程碩士、旅游管理碩士、教育碩士等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中國旅游研究院西部旅游發展研究基地、西部資源環境研究所、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污染暴露與生態環境健康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城市規劃與研究中心、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環境科學實驗室、黃土高原環境動力學實驗室等平臺成為創新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依托學院設立“陜西省旅游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陜西省旅游信息化工程實驗室”。
學院具有優良的科學研究傳統和創新精神,在不斷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的基礎上,加強對傳統專業的改造和拓展。學院開設地理科學、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4個本科專業。專業設置與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文理學科與管理學、農學、工學交叉融合,先后建成《自然地理學》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多彩黃土高原》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測量與地圖學》、《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學》省級精品課程,《遙感概論》、《旅游資源開發》、《旅游規劃》等多門校級精品課程。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9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陜西省優秀教材10部,省級教學名師3人,寶鋼教育優秀教師3人、校級教學名師4人。地理學實驗教學中心2015年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環境學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地理科學專業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旅游管理專業2010年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形成地理科學、旅游管理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和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旅游管理3個省級教學團隊。學院為陜西省旅游企業經理培訓定點單位,具有國家級旅游規劃設計甲級資質;并獲得陜西省土地規劃乙級資質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