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是以地質學和資源勘查工程(含油氣)為特色的基礎性研究型學院,地質學(含地球信息科學方向)、資源勘查工程(含油氣方向)、礦物加工工程(含寶玉石學方向)為傳統的優勢學科,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為新的學科增長點。著名地質學家、地殼波浪鑲嵌構造創立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伯聲教授為學院的發展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在礦床學家湯中立院士和毛景文院士帶領下,學院已成為我國地球科學家、礦產資源勘查專家、寶玉石企業家和地球信息科學科學家培養重要基地之一。
學院具有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1個碩士學位點;開辦3個本科專業和7個專業方向,其中資源勘查工程(含油氣方向)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陜西省一流專業,地質學為陜西省特色專業。
學院下設辦公室和學生工作辦公室,地質系、礦產系、石油系和珠寶礦加系4個教學系,巖石與礦物學、礦床與地球化學、構造與地質學等9個教研所以及重點實驗室和基礎教學實驗室。學院擁有西部礦產資源與地質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巖漿作用成礦與找礦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成礦作用及其動力學國土資源部開放研究實驗室和陜西省早期生命與環境重點實驗室(聯合西北大學),建設的成礦作用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獲得陜西省質量監督檢驗局計量認定,具有巖石、礦物、礦石、油氣和地球化學(常量、微量、稀土、同位素)和地質年代學等分析測試能力。建成的陜西省地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九個專業教學實驗室,承擔我校地學實習教學任務;建設的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初具規模,常年對外開放,成為陜西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負責建設的長安大學梁山野外實習基地成為我國西部地質人才野外實踐教學訓練的重要基地之一;建設的長安大學-延長油礦成為國家級大學生工程實踐教學基地,并與中國地調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陜西地礦總公司、陜西有色集團等多個單位合作,共建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基地或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學院已經成為我國地球科學和資源勘查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學院建成了9門省級精品課程與資源共享課程,《認識我們的地球》為國家級資源共享課,并被選為中國大學百門視頻公開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