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文學院是西華師范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辦學規模最大的院系,其前身為著名學者伍非百先生創辦于1943年的“西山書院”。其后歷經川北文學院(1948-1952)、川北大學(1952)文學院、四川師范學院(1952-1956)中文系、南充師范專科學校(1956-1958)中文科、南充師范學院(1958-1989)中文系、四川師范學院(1989-2003)中文系、西華師范大學(2003-)文學院等數度轉折與發展,逐步形成了教學與科研并重、師范與非師范協同、區域與全國結合、古典風韻與現代視野結合的鮮明辦學特色和良好發展局面。
七十余年崢嶸歲月,七十余年卓絕艱辛.幾代學人負重自強,薪火相傳。首賴著名文史學者、墨學家、梁啟超弟子伍非百先生辟建草創,繼有出自“清學殿軍、古文壓陣大將”章太炎門下的湯炳正、李炳英、傅平驤,出自蜀中大儒龐石帚門下且與王利器、屈守元、楊明照等名流并稱“川大中文系四大才子”的周虛白,出自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聞一多門下的鄭臨川等積學淵深、才華橫溢之輩,奠定了堅實基業,開啟了優良傳統。
學院教學科研隊伍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專業基礎扎實,師德教風良好。現有在編在崗教職工103人,其中正教授29人、副教授33人,博士、在讀博士教師59人。教師多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蘭州大學、西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等知名高校。現有國家社科基金會議評審專家1人、通訊評審專家4人、鑒定專家9人,四川省“千人計劃”特聘教授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3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共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1人。另有外聘教師66人,其中24位為基礎教育一線語文特級和高級教師,其他為高校和科研機構知名專家。
專業和課程相繼建成相關國家、省級平臺。漢語言文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四川省首批品牌建設專業和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省級高中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基地。現有四川省級重點建設課程2門: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四川省級精品課程5門:中國古代文學史及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文藝美學、語言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史及作品選講;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中國古代文學史及作品選、美學、語言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及作品選講。
已建成較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漢語言文學、秘書學、漢語國際教育3個本科專業,皆一本招生。學院從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國家恢復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后首批研究生培養單位,現擁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招收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文藝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等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同時招收學科教學(語文)等應用型專業學位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在讀研究生400余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專業素養和師范技能過硬,多次在“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研究生學科教學(語文)專業教學技能大賽”等全國及省級教學競賽中獲得一、二等獎。其中,謝娜為2017年“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研究生學科教學(語文)專業教學技能大賽”第一名,李安敘為2018年“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研究生學科教學(語文)專業教學技能大賽”第一名。有2篇畢業論文獲全國優秀碩士論文,獲國家專利5項。
學院不斷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科研水平和層次快速提升,科研平臺和團隊建設卓有成效。現有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文化研究中心,1個處級實體科研機構——寫本學研究中心,1個四川省首批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古代文學特色文獻研究團隊,1個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1個校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華師范大學國學院,2個實體科研機構——古籍整理研究所、巴蜀文化研究所,4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現代詩歌與詩學研究團隊、文學知識學研究創新團隊、中國古代文學與學術研究創新團隊、宗教文獻語言研究創新團隊。近5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1項(其中,2016年8項,含重大1項;2019年7項,含重點1項)、省部級24項,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7項,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87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并產生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