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
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1956年8月25日,學校前身四川師范學院一分為二,本科部遷往成都,專科部留在南充成立南充師范專科學校,下設生物科,招收首屆學生。1958年11月18日,南充師范專科學校更名為南充師范學院,下設生物系。1963年5月,學校試辦“雙專業”,將生物系和化學系合并為生化系。1972年2月起,恢復獨立設置生物系。1978年3月,招收了“文革”后的第一屆“生物教育”本科生。1989年學校恢復“四川師范學院”校名,設置生物系。2003年學校更名為西華師范大學,為了適應辦學規模、層次的不斷擴大,生物系于2004年正式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85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6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8,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4人,約占專任教師隊伍的80%;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4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人,全國優秀青年動物生態工作者3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西華師范大學首屆特聘教授2人。形成了一支學歷、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
學院現有生物科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和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園林、生物技術(省級特色專業)、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獲批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生態學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科學(師范)、生物技術、生態學三個專業招收一本學生。有生物學、林學、生態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招收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水生生物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森林保護學、森林經理學、課程與教學論(生物)等13個專業方向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和農業推廣、學科教學(生物)等2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農業推廣專業碩士點招生培養涵蓋養殖、林業、園藝、作物、植物保護、農業資源利用、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信息化等8個領域。所屬學科現有碩士生導師49名,博士生導師4名(在四川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兼職招生);現有在讀碩士研究生200余名,在讀博士生3名;先后培養研究生640余名。此外,還先后與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聯合招生、獨立培養博士生。
學院擁有“動物學”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2個四川省重點學科(其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為四川省重點資助建設的重點學科),建有“西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實驗室、“西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組織材料修復”2011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西華師范大學生物博物館”省級實驗科普教育基地、“動物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南分中心、國家林業局竹資源培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熊貓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9個省部級教學與科研平臺。學院建有2個省級教學團隊(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動物學),4門省級精品課程(脊椎動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植物學),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脊椎動物學、植物學)。學院“生態學”專業是西華師范大學申博優勢學科,已納入四川省一流學科建設規劃。在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眉山味聚特食品有限公司、西藏諾迪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充皇城園林公司等建有50余個科研、教學、實習基地,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