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發展歷程 理學院歷經了數學/物理教研室、基礎部、基礎科學系等發展階段。2000年8月,教育部批準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學,原西南工學院基礎科學系與原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部合并建立數理科學系。2002年6月,為夯實公共基礎課教學,推進數學、物理學科發展,學校在原數理科學系的基礎上成立理學院。
師資概況 學院現有數學和物理兩大學科,擁有139名教師組成的教學科研隊伍,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22人,副高級職稱人員34人,博士53人。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入選者3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綿陽市優秀教師1人。依托董事單位、對口支援高校和其他兄弟院校,學院先后聘請了杜祥琬院士、胡思得院士、郭柏靈院士、劉盛綱院士等三十余位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授指導學院建設發展。
教育教學 學院承擔了全校數學、物理類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開設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等全校理工類本科生公共課,開設高等工程數學、線性代數與矩陣分析等全校理工類碩士研究生公共課。
開設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等五個本科專業,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系統工程招生方向,在校本碩學生1300余人。
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共3項。有省級教學團隊1支,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級物理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獲得首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級優秀獎1項,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學院持續實施“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提升計劃”,成效顯著。近五年,1名教師獲得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3名教師分獲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二等獎;1名教師獲得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2名教師分獲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四川賽區二、三等獎;1名教師獲得全國多媒體課件比賽二等獎,3名教師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微課組優秀獎,1名教師獲得全國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西南賽區二等獎。13名教師獲得學校教學競賽獎勵。
人才培養 近五年,有220余名學生獲得省級以上表彰,12人被評為四川省優秀畢業生,11人獲得國家獎學金,6個班級獲得綿陽市優秀班集體稱號。《人民日報》等國家級、省級媒體多次報道我院人才培養成果。
多年來,學院劃撥專項經費,建立數學建模協會、光電協會等師生交流平臺,形成了數學建模、光電設計等科技活動品牌,引導學生參與雙創活動,學生參與率達到80%左右。近五年,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國際獎30余項,國家級200項,省級500余項,本科生發表科研論文70余篇,其中SCI檢索論文5篇、核心期刊1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10余項,多名學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做報告。
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 學院擁有極端條件物質特性實驗室(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中心共建)平臺。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需求為牽引,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單位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逐步形成數理融合、理工結合的學科特色。
杜祥琬院士、郭柏靈院士、高潔院士、江松院士多次來學院指導科研、學科建設工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汪克林教授、汪秉宏教授、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常謙順研究員、電子科技大學胡思福教授、云南大學戴正德教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唐永建研究員、曹磊峰研究員等長期指導學院科研團隊、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