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前身為四川大學農學院的農業經濟系。1956年四川大學農學院獨立建校并搬遷至雅安后,在農學系保留農經教研組,1978年恢復招收農業經濟專業學生,1979年開始招收農牧業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1983年成立農業經濟系,1993年撤系建院成立經濟貿易學院,2003年更名為經濟管理學院,2011年2月整體搬遷至成都(溫江)校區。2015年初,學校進行學科調整優化,在原經濟管理學院基礎上,按學科門類分別組建經濟學院和管理學院。
經濟學院是一個擁有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四個層次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和“一所兩中心”堅實的科研平臺的教學研究型學院,具有應用經濟學的教授評議權。學院現有1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農林經濟管理)和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林業經濟管理、農村與區域發展)、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應用經濟學),4個全日制碩士學位授權點(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林業經濟管理),以及公共管理(MPA)和農業碩士(MA)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現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投資學4個本科專業,金融學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經濟學專業為校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開設有金融學輔修學士學位和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面向全球招生的全英文教學國際班,經濟學專業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合作舉辦中外高水平大學雙學位學分互認聯合培養項目(2+2)。金融學類核心課程《金融學》為四川省省級精品課、校級在線開放課;《政治經濟學》為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課,《宏觀經濟學》為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現有全日制學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余人,研究生(碩士、博士)220余人。每年接收各類留學生(本科、碩士、博士)50余人,在讀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50余人。
學院設立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和投資學4個系、1個經濟實驗中心和1個非全日制學歷教育中心,共6個教學單位;同時,設立3個科研單位:學校成立的支撐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發展的、副處級建制的研究所--區域經濟與金融研究所,2個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德國研究中心和西南減貧與發展研究中心。學院現有教師74人,其中業務教師62人。業務教師中,教授(研究員)1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人,省級以上人才稱號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老師比例達98%。學院博士、碩士學科點共有院內外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51人。
經濟學院校友和合作企業向經濟學院捐贈設立青年園丁獎教金、慈航獎學金、建平獎學金、篤學獎學金、立才獎學金、雅安農商行獎學金、六藝獎學金、維克獎學金、華民助(獎)學金、學生干部發展基金等獎教金、獎(助)學金共計100余萬元。上市公司深圳維業集團在經濟學院設立200萬元“維業獎助學基金”。學校每年分配給經濟學院的各類獎學金約40萬元,經濟學院自設獎學金約15萬元,獲獎學生200余人,學生個人獎勵金額1000—10000元不等。學院接受政府和社會捐贈的各類助學金近80余萬元,受益學生500余人,學生個人受助金額1000—5000元不等。
學院學院每年既有一批優秀本科生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綜合類、農林類、財經類國內著名高校的研究生,也有一批學生到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外知名大學攻讀研究生。2015-2019年累計畢業2384名本科生,畢業時就業率保持在95%左右。有491人繼續讀研深造(其中有263人到985或211工程大學,有191人出國出境),占比20%;有377人入職世界500強企業,占比16%;有192人入職其他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占比8%,有97考取公務員(選調生),占比4%。研究生畢業到國外著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到金融機構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達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