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在職研究生師資水平怎么樣
應謝建平研究員的邀請,龍泉鑫、鄧萬燕、李武等嘉賓在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現代生物醫藥研究所(西南大學半月樓29教629)進行了以“耐藥致病菌防控新策略”為主題的學術沙龍。這是 “一帶一路重要傳染病防控”研究生跨學科學術沙龍系列的第7次。來自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藥學院的師生70余人參加了此次沙龍。
龍泉鑫副研究員來自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師生帶來了以《DNA連接酶參與乙肝病毒cccDNA的合成》為題的學術報告。龍泉鑫教授主要從事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及臨床病毒學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及重慶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并作為骨干成員參加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等。
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的鄧萬燕博士以《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 結核菌逃逸宿主免疫反應的分子策略》為主題,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報告。鄧萬燕博士是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以及細菌耐藥等方面的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SCI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重慶市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研究專項1項,重慶市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創新項目1項。
結核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廣,對人類健康有嚴重危害的一種傳染病。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結核病的病原菌,它通過多種機制來逃逸宿主免疫系統。鄧教授主要介紹了約占整個MTB菌基因組10%的PE/PPE蛋白家族,該蛋白家族可能是細菌毒力和抗原變異的主要來源,能夠與TLR受體結合,并且抑制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吞噬溶酶體融合以及吞噬體成熟。鄧教授的研究發現了PPE32蛋白結合宿主TLR-2受體上調宿主細胞多種細胞因子如TNF-α、IL-6、IL-10等的分泌。
內江師范學院的李武博士的報告題目為《細胞自噬在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中的作用》。李博士主要從事結核分枝桿菌等重要致病菌與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機理及抗微生物藥物的篩選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先后參加了國家重要傳染病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近10項;主持西南大學研究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學生項目)2項;在《PLoS One》、《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3篇。
結核分枝桿菌(MTB)是一種胞內寄生菌,能將單核/巨噬細胞內物質轉化為對其自身生存有利的成分。在結核病中細胞凋亡有助于機體保護作用,巨噬細胞的自噬誘導能有效殺傷MTB。細胞自噬主要有三種形式:微自噬、巨自噬、和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李武博士研究的基因Rv3369(H37Rv菌株)在感染過程中發生上調,并且刺激巨噬細胞分泌大量的IL-1β,可能抑制吞噬細胞的自噬,Rv3369蛋白與ERK信號途徑的相關性揭示它可能通過ERK信號途徑操控吞噬細胞的自噬。
此次學術沙龍各位專家的精彩報告給予同學們非常大的幫助,不僅鞏固了同學們的一些基礎知識,也給各位同學的科研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謝建平研究員的精彩點評使大家獲益匪淺。上述嘉賓都從西南大學畢業,在獲得博士學位后的1-3年內都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多個項目的資助。他們也分享了如何在讀書期間努力工作,全面發展的經驗。
- 上一篇: 重慶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政策有變動嗎
- 下一篇: 重慶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就業前景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