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前身為東北水產技術學校的加工科與輪機科,1977年起稱大連水產學院漁業機械系;1997年更名為機械工程系;2002年11月升格為機械工程學院;2011年7月更名為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及工業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為遼寧省高等學校應用型轉變試點專業。學院現有教職工48名,其中專任教師34名,實驗教師4名。專任教師中教授6名,副教授2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名;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名;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1;遼寧省教學名師1;遼寧省青年骨干教師1名;有半年以上出國留學經歷者8。
學院現設有“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農業工程”一級學科專業學位碩士點及“農業(農業機械化領域和設施農業領域)專業學位碩士點。近年來,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學與科研平臺均有大幅改善,現擁有遼寧省漁業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現代設施漁業生產過程與裝備工程平臺。近五年來,學院教師在漁業機械電氣化、自動化、節能減排技術、新能源利用技術、低溫制冷技術、相變儲能技術等領域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科學技術計劃攻關項目等國家級及省級以上項目100余項。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及動力工程兩個二級實驗室,實驗室下設20個功能室,同時在遼漁集團、大連機床集團、大連船舶重工、大連機車車輛廠、大連冰山集團、大連松遼玻璃鋼船廠、大連遼南船廠、大連船用柴油機廠、渤海船舶重工、大連匯新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天正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設有校外實習基地20余個。
學院擁有大學生科技活動中心,在國家、省、市的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大學生發明創新大賽、節能減排作品競賽、機械產品數字化設計大賽和“HONDA”節能汽車大賽等科技競賽中獲得市級以上獎勵100余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省級特等獎2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34項,為學院和學校爭得了榮譽。
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近1300名。近年來學院各專業的就業形勢良好,連續幾年初次就業率名列學校前列,在上海、遼寧、山東、廣東、福建、江蘇、浙江等地的船舶、機械、動力、制冷空調、能源生產與轉化等行業形成了穩定的就業群,畢業生以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贏得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和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