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學院
學院建于1958年,在我國最早建立了“藥用植物”、“經濟動物”和“野生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本科專業。學院以藥用植物、藥用動物和藥用菌物等中藥資源活性物質研究與開發、中藥材規范化生產與質量控制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為特色。建院50余年來,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及中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與服務。 [1]
學院設有6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即:藥用植物、特種經濟動物飼養2 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中藥學、藥學、生態學3 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二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其中,藥用植物學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藥學為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特種經濟動物飼養所在一級學科為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中藥學專業為一本招生專業。每年招收本科生近40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100余名。 [1]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正高級職稱20名、副高級職稱28名,博士學歷占87.3%。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2名、省高級專家2名、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省拔尖創新人才3名、省學科領軍教授2名。擁有博士生導師11名,碩士生導師41名。擁有中藥學省級優秀教學團隊,以及中藥學、藥用植物栽培學2門省級精品課,中藥化學、中藥鑒定學、植物分類學、植物資源學、野生植物栽培學、野生動物營養學6門省級優秀課。 [1]
學院設有省部共建生態恢復與生態系統管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藥用植物栽培育種三級實驗室、吉林省人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中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吉林省植物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藥用植物、藥用動物、中藥化學3個二級實驗室和北方道地藥材加工及基礎藥效物質、梅花鹿生產與產品應用及藥用菌物資源與開發利用3個重點研究室等教學、科研平臺,儀器設備先進,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
近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0余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0余項,總經費5000余萬元。
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三等獎各8項;獲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主編《藥用植物學》《中藥學》《中藥化學》《中藥鑒定學》《中藥材加工學》《中藥資源學》《植物資源學》《野生植物資源學》《藥用植物栽培學》《藥用植物育種學》《野生植物栽培學》《經濟動物生產學》《經濟動物疾病學》等教材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