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信息學院、軟件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數學與信息學院、軟件學院(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cs、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是華南農業大學二級學院,兩院合署辦公。數學與信息學院成立于2014年12月16日,其前身為理學院和信息學院。軟件學院成立于2004年4月19日,是首批省級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示范點之一。
師資隊伍與科研創新
(一)師資力量雄厚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學院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全球招聘,廣納人才。取得顯著教學成果我院教師近年獲廣東省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2人;獲學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 5人,二等獎4人;共有6名教師先后8次獲得校級年度“十佳教師”稱號。我院林丕源、劉財興、陳湘驥、田緒紅和肖磊老師榮獲“廣東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一等獎。其他老師獲我校教學成果獎10項,其中一等獎5項。我院林丕源等老師榮獲“廣東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一等獎致力教改工作三年內教師發表教學改革論文78篇,自編教材12部。2015年以來,我院共成功申請“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8項,其中省級質量工程項目10項。“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立項46項,其中省級教改項目8項。
(二)科研成果豐碩2015-2019年,我院教師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達200項,經費共計5066萬元。此外,學院教師共申請專利成果26項,軟件著作203項,公開發表SCI、EI論文331篇。學院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項3項:嚴尚維副教授參與的高效瘦肉型種豬新配套系培育與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方明亮主持的亞純函數及其相關幾何理論研究,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肖德琴教授主持的實蠅害蟲快速監測系統應用及推廣,獲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一)學科優勢明顯學院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現代服務業中心的戰略指引,致力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學科建設成效顯著。學院各學科培養的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均在94%以上,位居廣東省相同專業前列;平均薪酬位居全校高薪榜前十。學院連續幾年均獲就業工作先進單位。(二)教研平臺充足 學院致力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及實踐平臺,構建了以教學實驗中心、教學實習基地為雙核心的實踐教學平臺。 學院以計算機工程與應用教學重點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信息、數學與應用統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教學實驗室為分中心,根據各學系的教學科研特點設立了16個教學科研實驗室,全方位、多角度地服務學院教學實驗活動。16個教學科研實驗室17個實習基地科創競賽與創新創業 大學生的科技能力和創新素質一直都是普通高等院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內容,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學院依托工學、理學與管理學三大學科,結合專業信息化的交叉特點,注重大學生數字科技創新的思維與意識、實踐與應用等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培育,打造高水平的品牌競賽平臺。
(一)推動科創競賽,打造創新型育人共同體
1、創新制度 堅持“以競促學,以賽促教,競教結合”的理念,創新科創競賽制度。打造信息化專業特色的創新型育人共同體:學科專業育人團隊和思政輔導育人團隊。我院學生林子森“邁創智鞋”獲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學院陳湘驥副教授在ACM程序設計大賽講座中為新生作報。
2、搭建平臺,助推科創競賽成果轉化學院始終致力于打造以“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為主要品牌的學科競賽平臺,同時大力支持其他學科競賽,如廣東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國機電工程學會杯”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認證杯”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絡挑戰賽、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泰迪杯”全國大學生數據挖掘競賽、SAS中國高校數據分析大賽、微軟“創新杯”全國學生大賽、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等學院積極推動機器人與無人機工作室(Robust and Drone Studio,簡稱RDS)和人機交互工作室(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Studio,簡稱HCI)等有代表性的項目從自發興趣小組逐步演化為多名具有相關研究專長的老師常住于此,學生也從剛開始的本科生逐步變成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參與的模式。這些研究任務多半基于社會需求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創新創業類項目,如:廣東溫氏集團種豬養殖公司的機器人自動化巡檢項目和蘋果智能APP商店有關軟件應用。
3、競賽成果突出在學院領導、學院教師與參賽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學子在近幾的課程競賽中成績喜人。
(1)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簡稱ICPC)由國際計算機協會(ACM)主辦的,旨在展示大學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作為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承辦單位, 我院積極發掘專業人才,通過系統的培訓與實踐,為各級賽事儲備種子選手。2006年至2018年,我校學生在ACM/ICPC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共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42項,其中國家級106。校ACM代表隊曾3次晉級“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世界總決賽,在第41-43屆競賽中,我校學生共取得5金17銀13銅的成績,獎牌數和金牌數繼續領跑全國農林類院校。2015年,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的第38屆“大學生的信息奧林匹克競賽”——ACM-ICPC世界總決賽中,我院學子奮勇拼搏獲得全球第19名的佳績,取得了建隊以來的最好成績,在國內參賽高校代表隊中排名第七。 我院師生在卡捷琳堡參與第38屆ACM-ICPC世界總決賽。
(2)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共同主辦,是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近五年來,在學院的大力支持與教練組的悉心指導下,我院學子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取得了多項可喜的成績,共獲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82項。 我院學子在201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本科組二等獎
(3)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2019年的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中,在每類總獎項設置不超過70名,全國220所高校共1570支參賽隊伍的激烈角逐下,以數信學子為主的華南農業大學代表隊在眾多參賽隊伍中力拔頭籌,斬獲全國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其中,共獲得統計建模類全國一等獎1項,生物醫學類全國三等獎1項,大數據應用類全國優秀獎1項,市場調查分析類全國優秀獎2項。 我院學子在2019年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中榮獲全國一等獎。
(4)微軟“創新杯”在2020微軟“創新杯”這個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學生科技活動中,來自我院404圖像處理實驗室的“Los Angeles Lakers”隊一路披荊斬棘,在省賽中脫穎而出進入國賽二十強,并在國賽中取得了三等獎,排名第四的好成績。 我院學子在2020微軟“創新杯”總決賽頒獎儀式。
(5)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我院多名學子參與的學校代表隊——Taurus戰隊在2019年首次參戰便闖入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共榮獲包括團體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全國總決賽步兵機器人設計爾等獎、全國總決賽英雄機器人設計二等獎在內的13個獎項。 Taurus戰隊與機器人在RoboMaster2019決賽現場(二)創新創業頻傳佳績依托學院良好的教學科研平臺,學院一直將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作為學生工作的特色活動,形成了“工作有思路、制度有保障、經費有投入、活動有平臺、師生有熱情、大賽有佳績、媒體有報道”的良好工作格局,在場地、經費、制度和技術方面提供支持。近三年,我院學子注冊成立的公司已達21家,帶動班級就業人數82人,其中以林子森的邁創團隊最為突出。 林子森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現場我院學生林子森成立的邁創團隊在2016年3月獲美國硅谷的國際創業者孵化機構Blackbox的認可,成為了全國赴美硅谷訓練營的10支團隊之一。2017年3月,邁創團隊作為華南地區第一支大學生創業隊伍,登上了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辦的創業英雄匯,以“引入3D打印技術加速傳統制鞋行業轉型”的項目贏得了成功。2019年團隊“邁創智鞋”項目獲得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在我校金獎上取得零的突破,創歷史最好成績,彰顯了華農數信學子堅忍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