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是湖南農業大學最早設立的院系之一,學院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成立的修業學堂,1942年湖南省立農業專科學校設水產科, 1951年湖南農學院畜牧獸醫專業招生,1959年成立湖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1988年更名為湖南農學院畜牧水產系,1994年湖南農學院更名為湖南農業大學,同時成立了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學院辦學資源豐富,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學科優勢明顯,形成了本、碩、博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現設動物科學系、水產科學系和研究實驗中心三個基層組織。設有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水族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其中動物科學和水產養殖學專業為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專業,同時動物科學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和特色專業,水產養殖學專業為湖南省一流專業和特色專業。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100余名,其中本科生8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00余人,先后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14000余人。
學院擁有畜牧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動物生產與畜牧工程、畜產品加工與營養工程、水生生物學等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畜牧學、水產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及畜牧、漁業發展2個農業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有畜牧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畜牧學科為湖南省“十二五”以來的重點學科,目前畜牧學科帶頭人為印遇龍院士,畜牧學科在教育部第二和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均排名并列第8,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結果為B-,在2018年湖南省“雙一流”建設項目中列為國內一流培育學科。水產學科為湖南省重點學科,水產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結果為C-。
學院現有教職工9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56人,有專兼職博士生導師35人,碩士生導師74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國家產業體系崗位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湖南省百人計劃、121人才計劃、中國科協和省科協托舉人才等省部級人才57人。
學院擁有飼料安全與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有效性試驗機構(湖南)、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飼料分中心、畜禽遺傳改良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畜禽安全生產協同創新中心(牽頭)、水產高效健康生產協同創新中心(參與)、獸用中藥資源與中獸藥創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參與)、湖南家禽安全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南省特色水產資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以上平臺;擁有國家級畜禽安全生產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國家級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農科教人才培養合作基地、湖南省優秀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優秀實習教學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實踐實訓基地。“十二五”以來承擔或參與國家 “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和湖南省重大專項等項目300多項,獲國家級和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專利50余項。以畜牧學科為支撐之一的植物與動物科學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
學院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國內的多所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學術團體及溫氏、大北農、正虹、唐人神、百宜、大湖水殖等30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交流與合作。
學院將秉承“樸誠奮勉,求實創新”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凝練學科方向,持續提升專業品牌,突出產學研結合特色,努力建設高水平的研究教學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