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學院
一、辦學歷史
學院歷史悠久。早在湖北農務學堂時期,學校聘請了多位日籍和美籍教師,并延請王國維、樊炳清等擔任教譯。1952年院校調整后,學校成立外語教研室。1979年,外語教研室與數學教研室等合并成立基礎課部。1983年國家農業部、林業部、水利電力部、國家氣象總局利用世界銀行農業教育科研項目貸款建立了華中農業大學外語培訓中心,主要承擔國家農業、林業、水利三部門出國人員英語培訓任務,共培養農林系統出國人員1500余名,為國家早期對外交流培養優秀外語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學校走向國際培訓了大批師生員工。
為適應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外語專業人才的需要和提高外語人才培養水平,1993年7月由原基礎課部公共外語教研室和外語培訓中心合并成立外語系。2008年2月成立外國語學院,設有英語系、商務英語系、公共外語教學部(大學英語教學部與研究生英語教學部合并),MTI教育中心,外語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機構。大學英語教學部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室,英語專業教研室被評為省級優秀教研室。
二、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專業教師93人,管理及實驗技術人員12人。專業教師中教授4人、副教授42人、講師43人、助教4人,高級職稱占教師總數的48.4%;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9人,占教師總數的21%;學校“獅山碩彥計劃”教師9人。現在專業碩士導師14名、學術碩士導師11名、校外導師16名。長期聘請外籍教師2人。大部分教師有出國(境)留(訪)學經歷。
學院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教學競賽,在崗教師獲校級以上競賽獎項77人次,其中校級53項、省級16項、國家級8項。
近十年來,學院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在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生英語教學、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二次。建成在線開放課程6門,其中,省級精品在線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1門。
3人次在國際組織機構(期刊)兼職,15人次在國內學術組織機構(期刊)兼職。
三、教育體系
學院承擔全校公共外語和對外漢語教學,有英語和商務英語2個本科專業、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翻譯碩士(MTI)專業學位授權點。實施“英語+”復合型/復語型、本-碩貫通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英語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
學院1993年開始招收涉外英語專業專科生,1998年開始招收英語專業本科生,2011年開始招收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生,2015年開始招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19年開始招收外國語言文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已培養涉外英語專業專科生127名,培養畢業本科生2803名,其中,英語專業1980名、商務英語專業524名、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224名;已培養研究生76名;目前在校本科生750名、研究生62名。
四、人才培養
學院堅持“以本為本、學生中心、兼蓄中外、善思篤行”的育人理念,注重與學校生命科學、經濟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學科專業結合,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高素質英語人才。公共外語教學秉承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服務,滿足學生多樣化外語學習需要,主動改革,以貢獻求發展,以服務求支持。學院實驗教學中心擁有云網絡平臺、同聲傳譯、商務實訓、計算機輔助翻譯、錄音棚、英語電臺等實驗/實踐平臺。英語電臺每天定期播放有關國內外新聞、校園生活、英語學習等方面的內容,豐富學生英語文化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建有學院層面的“外院之聲”和以課程等為單元的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有戲劇社、文化節、校長杯等學生社團活動,有校、省、國家級大學生各類競賽、自主創新和志愿服務平臺,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發展新天地。
英語專業開展多輪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構筑了以語言技能為根本,以跨文化溝通為導向,以高階思維為旨歸的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其改革成果獲評“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商務英語專業秉持“強基礎、顯特色、重應用”理念,構建了BECP“以商務(Business)為綱、以英語(English)為本、以能力(Competence)為要、以職業技能實踐(Practice)為核”的增值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英語專業四、八級通過率分別超全國平均40個百分點和30個百分點以上;商務英語四、八級通過率分別超全國平均40個百分點和35個百分點以上;學生在學科競賽、專業技能大賽等各類競賽中屢獲獎項;國際貿易從業技能綜合實訓合格證書優秀率達85%;2019、2020年共40多人獲全國商務英語知識競賽一等獎;在第三屆(2019)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綜合能力競賽所有高校中位居第三,榮獲優秀院校獎,20名同學獲全國一等獎,一等獎獲獎率51%,是全國各院校平均數的十倍;2018年在首屆湖北省高等院校“億學杯”商務英語實踐技能大賽獲特等獎。2020屆畢業生宮琪申請了七所世界知名大學,全被錄取。
2016-2020屆本科畢業生國內外升學率為33%。一批優秀畢業生免推或考取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高校;境外就讀學校包括倫敦大學學院、南洋理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愛丁堡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多倫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
一批優秀畢業生任職于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格力、新東方、華為、中國銀行、中國電信、中國建筑、中央電視臺、浙江大學、中南大學等企事業單位。涌現出了一批在國際事務等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如趙玉衡、李夢圓、歐里莉、鄭闖、黎孔清、李娜、周明、王鳳竹、魏丹丹、閻靜、劉學、張瑜彬、逄亞萍、陳曦、李琦、陳誠、歐陽翠芹、劉昌勝、王地、趙曼、殷睿宣等。
根據《麥可思2018應屆本科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報告》,2017屆英語類專業學生畢業一年后就業率為100%,教學滿意度高達98%,英語類專業是全校學生與教師交流度最高、是對母校滿意度和推薦度最高的專業。我院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用人單位進行回訪,普遍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踏實勤奮態度、努力進取精神與團隊協作意識表示贊賞。
五、科學研究
學院重視科研工作,建有外語教育研究所、農科學術英語研究中心兩個校級學術研究機構,及語言學、文學、翻譯學三個院級跨學科研究中心,籌建國別與區域暨世界農業文化研究中心。
學院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多次邀請國(境)內外知名學者來院講學。2011-2019年,教師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及以上研究項目62項。2011-2020年教師公開發表中文學術論文275篇,其中C刊論文94篇;發表SSCI、A&HCI論文12篇;出版教材、專著14本,自編研究生教材4本。
學院每年邀請一批國內外外語教育、外語研究等領域的名家名師來校交流指導,構建了以研究中心為主導的常態化、長期化的學術交流機制。
六、國際交流
學院與國外相關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交流關系,每年派出師生進行訪學、學習、實習等。組織國際會議,邀請知名外藉專家來校交流,主辦暑期國際研修班。學院與本科生院合作,每年暑假聘請20名美國高校教師來校為600名左右本科生開設“暑期國際英語口語強化班”,進行全英文、沉浸式口語強化訓練,以學院為主導開展國際組織人才培養。
學院師生在國際會議、國際賽事等大型活動上擔任志愿服務,擔任口譯與筆譯工作。學院每年春季學期舉行華中地區模擬聯合國大會,秋季學期舉行華中農業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
覃江華、徐貝貝等老師在國際學術機構和期刊等兼職。
學院開展3+1,2+2等形式的國際聯合培養,開展國際組織高端人才培養,推薦優秀學生在國際組織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