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在職研究生優勢有哪些?
“我的每一點滴進步都得益于團隊老師的聯合培養和濃厚的學術氛圍。”近日,即將研究生畢業的鞠健深情地說。鞠健讀研究生時進入我校食品釀造團隊學習,三年共發表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1篇,授權專利1項。
近年來,我校食品釀造團隊秉承“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從嚴治教”的教育理念,在加強科研、服務社會的同時,肩負起人才培養重任,注重在科研實踐中鍛煉學生,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育國家棟梁之才。通過共同努力,該團隊近三年共培養碩士研究生29名(含在讀17名),其中6名學生先后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5名學生赴國際和國內知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3名學生就職于世界五百強企業。
據介紹,該團隊針對農副產品深加工與發酵產業現狀和問題,研發農副產品深加工與發酵食品產業化瓶頸的共性及關鍵工程技術,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縱向科研項目30余項、橫向項目40余項,科技成果鑒定25項(1項國際領先水平、24項國際先進水平),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SCI收錄論文30余篇,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特等獎1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產學研促進會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優秀獎1項、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農業部)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湖北省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實力就是魅力。科研工作的累累碩果吸引學生們心向往之,而培養出的學生群英璀璨又引導學弟學妹前追后趕,爭創一流。該團隊指導的2014屆畢業生趙一果發表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授權專利2項,考取日本筑波大學博士研究生。2016屆畢業生陳洋發表SCI論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授權專利3項,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考取江南昌大學學博士研究生。今年9月將赴香港浸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017屆畢業生丁城發表SCI論文2篇,EI論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授權專利1項,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考取江南昌大學學博士研究生的2017屆彭銘燁發表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授權專利1項,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7屆畢業生鞠健發表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1篇,授權專利1項,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9月將赴江南昌大學學食品學院攻讀博士學位。鞠健說,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團隊老師的聯合培養和濃厚的學術氛圍,他們時刻激勵自己克難奮進,秉承導師治學嚴謹的作風,不懈努力。
團隊負責人汪超博士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科研和培養產出應該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標準。高校教師應該兩手抓,一手抓科研,一手抓人才培養,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堅定地走科研興校,質量立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