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系
山東科技大學是我國較早開設經濟管理學科的院校之一。1964年在濟南成立經濟系,由于歷史原因,曾一度停辦。1984年在濟南校區成立管理工程系和會計統計系,1989年又合并為綜合工程系。1991年在泰安設立工商管理系,1993年綜合工程系更名經濟系,2002年在青島成立經濟管理學院,開啟了三地辦學新格局。目前,全校經管類老師200余人,各類本科專業15個,在校全日制學生7000余名,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博士點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資源經濟與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會計學和企業管理5個碩士點,為同學們繼續深造提供更多的選擇平臺。當然,也可選擇山東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工程管理碩士(MEM)、公共管理碩士(MPA)、金融碩士(MSF)等專業碩士及項目管理、物流工程等2個工程碩士繼續深造。
山東科技大學財經系現有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和會計學三個本科專業,定位是合作辦學。其中,金融學專業是與英國伍斯特大學合作辦學項目,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與美國克拉克大學合作辦學項目,會計學(金融外包方向)是與濟南網融創業服務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辦學項目。中外合作辦學,一般采用“4+0”、“3+1”“3+1+1”模式辦學,為同學們出國學習,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平臺,同時學校也將提供各種支持和幫助。
財經系設有金融、商貿、會計及專業基礎四個教研室,前三個教研室分別負責和承擔三個本科專業建設和教學任務,專業基礎教研室承擔著管理學、經濟學和統計學三大主要課程教學任務。全系現有在校本科學生1300余人、碩士生50余人,教職員工40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及在讀博士17人。另有校內外兼職老師20余人,國外定期授課老師10余人。財經系的辦學理念,是“重德重商,惟實惟新”;辦學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專業特長及創新能力,適應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發展需求的財經類專門人才;辦學模式,強調“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實驗教學和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注重構建“專業認知、專業基礎與專業技能、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分層次、多模塊、相對獨立、相互銜接的實驗教學體系。其中,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課課堂教學中,“外籍教師+助教”占比在1/3左右,并逐步增加“雙語教學、全英文教學”的比重;校企合作辦學,則更加貼近市場需求,貼近實務,注重復合型、應用型、外包型人才的培養。同時,與校外相關單位合作,聯合開展ACCA、CMA、CFA培訓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平臺。
財經系具有先進的教學、實驗、科研條件,實驗室共有近400臺計算機、軟件30余套,設有專業基礎課程實驗室、沙盤模擬與創新創業實驗室、會計手工模擬室,會計信息化實訓室、會計綜合技能實訓室、財稅實訓實驗室、進出口模擬仿真實驗室、國際商務實驗室、國際經濟與貿易綜合實驗室、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實訓室、證券與投資模擬實驗室、保險業務模擬實驗室、金融綜合實驗室等13個專業實驗室和1個實驗管理中心。
財經系認真貫徹落實校區教學管一體化學風建設工程,嚴謹治學,注重因材施教;加強學業指導,實行從入學到畢業的導師制;逐步推進教考分離,加強畢業設計監管與評價;實行學業成績預警制度;鼓勵學生科技創新。數年來,財經系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綜合能力,全國英語統考通過率80%左右,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0%以上,在學生社團、專業技能培訓、社會實踐、科技創新比賽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異成績。近三年在各項比賽中獲得國家特等獎1項、國家一等獎9項、國家二等獎22項、國家三等獎39項;山東省一等獎10項、省二等獎28項、省三等獎1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