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前身是1979年10月成立的馬列主義教研室,1988年9月并入了德育教研室、大學語文教研室,成立了社會科學部。2000年5月社會科學部更名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11年4月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合署辦公。2013年11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分設。2018年7月成立華東交通大學MPA教育中心,2018年9月成立江西省知識產權學院,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合署辦公。學院擁有國家級平臺——國家知識產權培訓(江西)基地,省級平臺——華東交通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國學研究與藝術推廣中心,并擁有交通法制研究所、鐵路法治研究院及農村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等校院級平臺。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博士27人。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1名,全國專利信息實務人才1人,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骨干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名,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6人。
學院現開設法學、漢語言文學、公共事業管理、知識產權四個本科專業,具有法學一級學科、中國古代文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公共管理碩士(MPA)、法律碩士(JM)兩個專業型碩士授予權。學院現有省級優質課程2門、校級優質課程6門;法學是學校重點學科。近五年以來主持承擔廳級以上科研項目73項,其中國家課題4項,教育部項目2項;橫向課題12項;獲得廳級以上科研獎勵9項;獲省級以上領導批示6項,其中知識產權研究成果獲省委書記及省長的肯定性批示;獲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競賽一等獎;出版著作、教材41部;在中文核心、重點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總計233篇。
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時期,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將以“四個全面”發展要求為指導,繼續深化改革、求實創新,堅持人才立院,質量強院、特色興院的辦院方針;以本科專業教育與人文素養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碩士研究生教育;以培養實踐能力強、創新務實的人才為目標,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全面提高辦學質量;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社會,力爭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管理科學的江西一流的教學研究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