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院
閩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是2018年8月經學校批準成立,同期與鳳凰衛視集團旗下的鳳凰數字媒體產業教育集團合作,依托新聞傳播學院共建產業學院——鳳凰數字媒體學院,采用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運行模式。
新聞傳播學科在我校已有36年的辦學歷史,辦學口碑名列全省前茅。1984級新聞專業是原閩江職業大學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由原福州新聞專科學校于1986年9月并入),不少畢業生已成為福建省乃至全國新聞傳播行業的骨干力量。新聞與廣告專業設立于2000年,廣告學本科專業設立于2004年,1000余名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目前學院設有廣告系、文化產業管理系、網絡與新媒體系、數字媒體藝術系,開設廣告學、文化產業管理、網絡與新媒體、數字媒體藝術等四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557人。現有教職員工36人,其中專任教師25人,在編思政、管理干部9人,院聘平臺助理2人;教授4人、副教授13人,高級職稱占68%;博士9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占36%,青年教師基本上實現碩士化;聘請中國人民大學匡文波教授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聘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廖圣清教授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聘請福建社會科學院福建論壇雜志社執行總編管寧教授為“閩都學者”講座教授,聘請中國傳媒大學潘可武教授為新聞傳播學院兼職教授。
擁有福建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2008年至今,廣告學專業分別獲得“福建省特色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福建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福建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福建省高等學校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等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3年,《廣告創意》教材獲福建省第十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2014年,“廣告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教改成果”獲福建省第七屆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7年,新聞傳播學獲批福建省高等學校應用型學科培育點;《廣告創意》、《品牌管理》分別獲得福建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傳媒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福建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8年,“廣告學專業建設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綜合改革與實踐”獲福建省2018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8年,獲批教育部“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范基地”。2019年,加入福建省高校產業學院發展聯盟,并成為副理事長單位;7月,獲批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并入圍參評國家級項目,同時數字創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獲得2019年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培育中心認定。11月,《廣告創意》獲得2019年福建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近五年學生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獎項200余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0多項,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項。
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設有工業級影視編輯制作實驗室、攝影攝像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演播實訓室、新媒體創作工坊和VR創客實驗室。
2017年,在福建省教育廳評估研究中心開展的全省本科高校廣告學專業評估中名列前茅;2018年,根據中國科教評價網發布的《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8-2019)》,廣告學專業從全國200多所開設此專業的院校中脫穎而出,排名第七;另據中國傳媒大學高教傳播與輿情監測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本科專業社會影響力排行榜”,閩江學院廣告學專業名列第五,成功躋身于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專業的行列。
學院堅持開放、合作辦學。鳳凰數字媒體學院就是借助鳳凰衛視集團的品牌、資源優勢,深度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豐富的產業資源、教學資源,引入大量行業真實項目為教學案例,助力學院培養實踐能力強、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辦學。2018年6月,學院與美國肯塔基大學傳播與信息學院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年選派優秀學生赴肯塔基大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交流學習,拓展國際視野,培養國際化思維。2019年10月,學院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簽訂了諒解備忘錄,促進教育和學術研究方面的合作。
學院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以“黨建帶團建”,緊扣時代主題,結合專業特色,努力探索“三全育人”的新途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未來學院將依托建立在產業鏈、創新鏈的真實需要之上的產業學院,將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文化產業管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打造成示范性專業群;將鳳凰數字媒體學院建成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數字創意產教融合示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