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福州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軟件學院的前身為福州大學數學力學系,成立于1958年福州大學創建之初。1962年改名數學系。1977年設置應用數學、計算數學、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技術專業。1984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2003年6月,為堅持理工結合的辦學特色,促進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互動發展,兩系合并成立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2009年10月,為了促進學科發展,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和軟件學院進行實質性整合。六十多來,學院為國家和地區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涌現了以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林惠民院士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
學院現有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數學是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應用數學于2010年被列為福建省十個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學科之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于2019年度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福建省重點學科和省級特色專業;學院離散數學及其應用是福州大學“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是二期和三期重點建設學科方向。學院所涵蓋的數學和計算機兩大學科經過長期的積累,已經形成了多個有特色、有優勢的學術研究方向,在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目前,“數學與信息科學”學科群入選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峰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255人,在全院212名專任教師中,有博士生導師32人,正教授50人、副教授8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31名,占61.8%。師資隊伍中擁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人選1人,福建省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2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福建省特支人才“雙百計劃”人選3人,福建省高校領軍青年拔尖人才1人,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1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7人,福州大學“嘉錫學者”2人,福州大學“旗山學者”11人。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2760人,各類研究生870人。設有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計算機科學系、信息安全與網絡工程系、軟件工程系等5個系和1個實驗教學中心;擁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8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省級特色專業,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并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學院目前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1個福建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福建省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1個福建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十三五”以來,學院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國際獎獎項90余項,國家級獎項200余項。
學院現有離散數學及其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運籌學與控制論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數字福建大數據基礎技術研究院、數字福建金融大數據研究所、福建省大數據分析與處理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網絡計算與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新媒體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網絡信息安全高校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智慧地鐵高校重點實驗室等10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十三五”以來,學院承擔各類科技項目近300項,科研經費總量超過8000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80余項;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9項,其中一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超過100項。
學院積極拓展對外合作與交流。與美國杜克大學、德國科布倫茲-蘭道大學、凱澤斯勞滕工業大學、英國阿爾斯特大學、愛爾蘭梅努斯大學以及我國臺灣地區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元智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了交換生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十三五”以來,主辦或承辦了30余場國際或國內學術會議,教師出境參加各類國際性學術會議或學術訪問交流達80余人次,邀請到訪國內外學者達200余人次。
目前,學院正緊緊圍繞學校走區域特色創業型強校之路的辦學理念,以爭創“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為契機,力爭將學院建成一個具有較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能力、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特色鮮明的學院,為國家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