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安徽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安徽大學物理系,物理系是安徽大學的開校系科之一。安徽大學創建于1928年,校址在安慶,為省立安徽大學,創建時即有物理系。1946年恢復辦學,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國立安徽大學遷往蕪湖,與安徽學院合并,成立安徽大學。1958年,國務院和安徽省委決定在合肥新建安徽大學,當時在蕪湖的安徽大學部分干部和中文、外語、生物、化學4個系和體育教研室部分教師,以及物理系全體教師及該系327名學生來肥參與了安徽大學的建設。物理系成立之初僅有物理學1個專業。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尤其是1996年進入首批國家“211工程”高校建設行列之后,更是經歷和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在學科建設、學位點建設、平臺基地建設、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化與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綜合實力大幅增強,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辦學聲譽明顯提高,社會影響逐漸擴大。
目前,學院下設3個系和1個教學部:物理系、材料系、光電信息系和基礎物理教學部。全院現有教職工114人,專任教師95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4人,副教授36人,講師以下35人;具有博士學位7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7人,省學術拔尖人才2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6人。
學院現設3個本科專業(應用物理、材料物理、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在校本科生約1200人;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在校碩士生約140人;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和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物理電子學),在校博士生約30人;3個省博士后崗位(材料物理與化學、理論物理、光學)和1個國家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有2個安徽省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理論物理;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信息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2個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磁性材料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光電感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普通物理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當前,學院正在快速發展,全院師生共同努力、開拓創新,爭取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水平的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高水平學科專業,形成科學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產生一批國內領先的原創性成果,成為在國內材料科學和物理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基地,實現建設高水平學院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