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如何報考?證書的含金量如何?
近日在一次中西部校長培訓班上,教育部教師司黃司長在總結過去教師專業發展的成績時談到雖然教師待遇縱向比越來越高,但橫向比較依然不夠理想。隨后參培人員向黃司長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碩士研究生會失業嗎?能否提高教師準入門檻?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碩士研究生會失業嗎?
教育部教師司黃司長答復:人工智能助推教師教育,人工智能助推管理,這個計劃由科大訊飛這些人工智能的企業參與進來,目前是弱智時代(弱人工智能),不是強人工智能時代,語音識別、翻譯等可以實現中英文同時顯示,達到95%以上的正確率,翻譯這個職業可能要消亡掉。人工智能能夠做到答疑,智能助手,可以使用機器人來回答學生問題,包括批改作業,這些都可以由人工智能來做。教師并不是馬上就可能被替代,教師這個職業是最不能被替代的職業之一,只能一部分工作被替代,完全替代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人工智能加教師隊伍建設,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這是現階段的使命。
能否提高教師準入門檻?
教育部教師司黃司長答復:這個問題很好,教師隊伍要從源頭抓起,來源不行很難做好。定向培養的很不錯,我們要加大教師專業化的培養。目前中西部地區有社會招考的非師范專業,我們要更加堅定以師范院校為主體,著力要做的事情是師范院校體系的建設,守住底線,不能更名去掉師范,一律不許改名。三所師范學院升格為師范大學,申請碩士點博士點。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切實提高地位待遇,地位待遇沒有的話,優秀人才不會來當老師。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問題,情況是不是真的存在,原因是什么?怎么解決?教師崗位中的新人女生越來越多,教育部正在分析,也請專家在找原因。中國勞動人事政策有提升改革的空間,不能讓男生擔任教師后很難養家糊口,要讓男教師在社會上有地位,這是很實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