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源于1999年成立的電子工程系。2007年,電子工程系與校計算中心合并,成立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13年,原機電系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兩個專業(yè)并入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從而形成了軟硬件相互支撐、強弱電彼此融合的智能信息類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基地。學院現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筑電氣與智能化5個本科專業(yè),以及光學工程2個學術碩士方向與建筑智能化1個專業(yè)碩士方向,在校學生1700名。
學院下設電子工程系(含電子技術基礎教研室)、計算機工程系(含計算機基礎教研室)、電氣工程系、電子信息與智能化實驗中心等教學機構,以及綜合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等行政機構。現有教職工105人,其中教師80人(含輔導員7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0人(含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30人,高級職稱占51.3%;具有博士學位41人,占的53.2%。學院現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1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江蘇省‘333’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3人、江蘇省“青藍工程”骨干教師2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另有1人兼任高等學校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兼任省市專業(yè)學會副理事長等職。
經過多年的積累與發(fā)展,學院在學科專業(yè)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科學研究、校企合作等方面卓有成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已被批準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專業(yè)、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計劃試點專業(y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被批準為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計劃試點專業(yè)、江蘇省服務外包試點專業(yè)和校級重點建設專業(yè);學院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精品課程1門、省精品教材2部。
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學院先后5次獲得中央財政專項建設項目資助,已建成29個專業(yè)實驗室,其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實驗設備資產總值近2000萬元。2013年,移動網絡技術與應用實驗室被批準為蘇州市重點實驗室;2014年,建筑智慧節(jié)能實驗室被批準為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016年又獲批蘇州市虛擬現實(VR)重點實驗室。
學院的科研實力不斷增強,現已在移動網絡與云計算、自動檢測與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tǒng)、建筑智慧節(jié)能等研究方向形成自身特色,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產學研聯(lián)合創(chuàng)新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20余項,其它項目80多項,科研經費1000多萬元;發(fā)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SCI/EI檢索150多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4項,蘇州市科技進步獎3項;取得各類專利授權60余項。
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現已建立以業(yè)界龍頭企業(yè)為主體的校企合作聯(lián)盟,為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平臺。典型的合作企業(yè)包括蘇州天平先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蘇州鎰升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國貿醞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等。
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我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兩次獲得全國一等獎,并在“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大賽、軟件人才設計大賽、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智能建筑工程實踐競賽等活動中獲得獎項100多項;獲得國家級、省級大學生科研立項40余項;學生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取得中國發(fā)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2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