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2006年學校院系調整,組建成立信息與控制學院,2018年9月更名為自動化學院。學院現設有五個本科專業: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設有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機械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點招收博士生。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730人,研究生412人。
學院于1998年獲批系統分析與集成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05年獲批系統理論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06年獲批系統科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學位點,2014年獲批控制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系統科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于2008年獲批中國氣象局重點學科。2011年至今,學院獲得江蘇省傳感網與現代氣象裝備等優勢學科一期、二期工程立項支持。2010年,自動化專業入選江蘇省特色專業。2012年,自動化類(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獲批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建設,自動化專業入選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計劃。2016年,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獲批“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學科。2019年自動化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和江蘇高校一流本科專業。
學院擁有一支博士化、國際化、專業化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03人,其中專任教師83人,專職實踐教學管理人員8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9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60人,博士化率達到94%,一年以上國際化背景的教師比例達58%。學院擁有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江蘇省雙創計劃團隊1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2個;擁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江蘇省雙創人才2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3人等一批省部級以上人才。
學院始終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近5年獲得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江蘇省微課比賽一等獎2項。獲批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項研究課題1項、教育部自動化教學指導委員會教改項目1項、省級以上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60余項。《微型計算機原理》入選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入選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多媒體設計基礎》、《過程控制》等4門課程教學課件在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獎。
學院始終以科學研究為支撐,不斷提升創造能力。近5年承擔科研項目2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8項,重點項目4項,到賬科研經費8500余萬元。發表高質量論文2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5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7項。
學院大力推進教學科研平臺建設,擁有江蘇省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江蘇省物聯網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電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江蘇省大數據分析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氣象能源利用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大氣環境與裝備技術協同創新中心、3個中央與地方共建科研平臺(測試計量技術及氣象儀器、智能控制與系統集成、電機與驅動系統),8個校企研究院,13個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學院教學科研平臺占地面積5161平方米,擁有教學儀器設備4000余臺套,設備總值6000余萬元,為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重要保障。學院積極開展各類科普教育工作,2015年獲批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
學院以人才培養質量為生命,把培養適應時代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高層次人才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面向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面向中國氣象事業發展需求,努力實現控制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三大學科與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有效融合,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應用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高層次專門人才。近五年,學院學生在省級以上學科競賽中屢創佳績,獲得中國機器人大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等各類獎項400余項。多次獲得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一等獎,優秀畢業設計團隊等。畢業生就業領域廣,就業層次高,30%以上畢業生被保送或考入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繼續深造,畢業生多就業于長三角一帶的各類企事業單位,高質量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8%以上,廣受用人單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