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
歷史沿革
學院前身為1952年華東水利學院成立之初設立的水利土壤改良系,是建國后國內最早培養農業水利工程專門人才的系科。先后更名為農田水利工程系、農業水利工程系和現代農業工程系,2006年成立農業工程學院,2009年與水利水電工程學院合并成立水利水電學院。2018年學校根據國家需求和學科特色,重新組建成立農業工程學院。2019年12月底學院更名為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
師資隊伍
學院設有農業水利工程系和水土資源、農業節水、灌排工程、農業環境4個研究所。學院設有農業水利工程本科專業,該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現有專職教師6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6人,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計劃”3人、江蘇省“青藍工程”4人,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和海外留學經歷的比例均達到92%以上。目前有雙聘院士1人、兼職教授15人。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農業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包括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水土資源保護(自設)3個二級學科的博、碩士學位授權點,農業工程學科入選江蘇省重點學科,學院同時是土壤學碩士學位和農業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并設有農業工程博士后流動站。
人才培養
學院先后為國家培養了5000余名畢業生,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國家級設計大師2名,廳局級領導100余名,以及一大批相關領域的部門領導和技術骨干。為新疆、西藏等地區培養少數民族學生450余名,為亞洲、非洲等許多發展中國家培養留學生200余名。
科學研究
近5年來,新增科研合同經費9800余萬元,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項,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7項,省部級科技計劃項目2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4項,出版專著4部,發表SCI論文152篇,授權發明專利56項。
實驗平臺
學院擁有“南方地區高效灌排與農業水土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利部江寧節水園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也是本院重要的科研支撐平臺,學院擁有完善的本科教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