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東華大學是國內最早一批設立環境類學科和較早設置土木類學科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專業的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1976年設立環境工程專業,1982年設立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1993年成立環境工程系,1999年成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于1999年,。學院下設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建筑環境土木與設備能源工程系。學院設有中心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國家生態環境部“國家環境保護紡織工業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行業污染治理與減排技術重點實驗室”和中心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學院分別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單位、中國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保專業技術委員會主任單位,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能源協會理事單位。
學科專業:
學院現設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和“土木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其中“環境工程”二級學科2007年被列為上海市重點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于2012年被評為入選上海高校一流學科。,2016年入選上海市環境與生態Ⅳ類高峰學科。“環境工程”二級學科2007年被評列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在本科生培養方面,學院設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和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等四個專業,其中“環境工程”和“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二兩級學科個本科專業被列入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名單,“環境工程”專業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次通過入選上海市環境與生態Ⅳ類高峰學科,專業通過CEEAA工程教育認證。2019年,環境工程和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兩個專業分別被列入國家和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計劃。
學位點:
學院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及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設有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和資源環境等三個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生物技術自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授權資格點3個。并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0余人。其中,雙聘院士2人;正高級職稱30人;副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26人。具有國內外博士學位的教師占總數的80%以上,其中具有海外留學和研究背景的占60%以上。
招生規模:
學院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余人,碩士研究生(含專業學位)140余近200名,本科生168約180人,國際留學生40余名。近5年來,本學院共出版各類本科或研究生教材14門本,國家級規劃教材24門本,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0余項。近幾年共獲國家精品課程1項門,上海市精品課程7項門,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6門項。
科研成果:
學院在“211”高校同類學科中獨樹一幟,在紡織行業污染控制資源化和、工業與民用建筑通風節能等資源化研究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形成了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成果與新技術,行業影響力大。許多科研成果在我國紡織集中的沿海地區環保工程中得以應用。同時,在環境生物、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環境材料、固廢資源化、水資源保護與生態修復、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市政工程材料、空氣環境與建筑節能、工業通風與氣體凈化、可持續能源及應用、沿海城市氣象災害與預警、沿海構筑物災害力學、火災防護與耐高溫材料技術等領域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顯示度的成果。
近5年來,學院共承擔各類項目600余項,總經費近億元。其中,國家及省部級項目90余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勵10多項,;申請各類專利400余項,授權180余項,。發表各類期刊科研論文19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700余篇,EI收錄600余篇,ISTPCPCI收錄50余篇,出版專著610余部。有6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成果應用于大型污染防治工程,累計為240余家工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咨詢。此外,學院通過合作開展科研項目、聯合培養研究生、學術訪問和講學等方式與美國、英國、加拿大、香港等海內外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機制。學院是“一帶一路”環境院長聯盟(ABRED)成員。在生態環保合作領域,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盟成員,以及進行雙邊對話、交流與合作,加強生態環境信息支撐服務,推動環境標準、技術和產業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和良好成效。